賣海鮮也要講牌子

2009-12-15 00:31:00      李忠

  李忠

  我的公告欄

  李忠,湛江國聯(lián)水產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工商聯(lián)水產商會會長、中國漁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廣東海洋大學客座教授。

  上超市買菜的阿姨會注意對蝦是什么牌子的嗎?大多不會去看。這在以前,我們覺得無所謂,但現在,消費者不重視水產品的品牌,卻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

  2007年以前,我們國聯(lián)水產95%的產品都是出口的。2008年,由于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和人民幣的升值,我們開始逐步開拓內銷市場,當年內銷比例擴大到10%,而今年我們的內銷比例將超過20%。

  其實,如果單純從數據上來看,我們企業(yè)并沒有受到金融危機太大的沖擊。金融危機主要影響的是美國,而我們的主要銷售地也在美國,但是我們對美國的總出口量非但沒有下降,反而是略增的,只不過以前大家可能去高檔餐廳吃海鮮,現在是從超市買回家自己煮。

  盡管如此,但是金融危機對我們心理上的沖擊卻是非常巨大的。金融危機中,中國風景獨好,充分證明了中國的發(fā)展和中國市場的巨大能量。我們的企業(yè)在國內,而且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提高,面對一個擁有13億人口、巨大的消費市場,從出口為主轉而開拓國內市場,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在此之前,我們在全球水產行業(yè)已經擁有美國沃爾瑪、美國達頓、香港灣仔碼頭、臺灣金錢豹、泰國易初蓮花、日本伊藤洋等眾多客戶,據說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就職典禮之后的宴會上,第一道菜就是我們出產的對蝦。但是我們仍然沒有打造出一個知名品牌,比如供貨給沃爾瑪,消費者買的是沃爾瑪商標的蝦,而不是中國的國聯(lián)。

  既然在國外都沒有品牌,為什么回到國內反而要做品牌了?要知道,大多數國內消費者對于水產品的品牌認知度是非常低的,更談不上什么品牌依賴度了。一個水產企業(yè)要做品牌,聽起來沒有什么特別,其實非常不容易。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在很多領域都出現不少知名品牌,但是在水產品方面幾乎是空白,不要說世界名牌,就連稱得上國內名牌都屈指可數。但是,現在已經到了賣海鮮也要“講牌子”的時候了。最近,國內國外發(fā)生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使得人們對于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國家有關部門出于食品安全的考慮,也在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管理和要求,比如要求所有產品進超市都要有包裝,不能散賣,特別是生鮮急凍產品。這對在國際市場打拼多年的我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契機。

  一個品牌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生產全過程的體現。一個企業(yè)不管做得多大,品牌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個企業(yè)的靈魂,就算遭遇天災,廠房倒下了,設備毀掉了,品牌是倒不了的。

  我們已經把國內市場作為未來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相信像我們這樣的中國企業(yè)會越來越多。不過,我們也不會止步于國內,未來我們要到紐約、東京、倫敦去推廣我們的品牌,而日益壯大和繁榮的國內市場將成為我們的堅強后盾。

  (本刊記者孫冰采訪整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