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末,新宇亨得利收購高端書寫工具品牌奧瑪仕(OMAS)90%股份,LVMH集團擁有余下的10%.這之前,1925年創(chuàng)辦的奧瑪仕在2000年被LVMH全資收購。
新宇亨得利又把一個“洋品牌”囊括在了旗下。
不過,奧瑪仕在LVMH集團時發(fā)展并不很順,相比LVMH旗下LV、KENZO、Dior等眾多奢侈品品牌,每年幾百萬歐元的銷售規(guī)模,稍顯寒磣。
黃健把這原因歸之為“LVMH的資源當然利用在他們的核心品牌上,并且奧瑪仕之前把業(yè)務集中在歐洲和美國,而這塊市場近幾年增長緩慢”,黃是新宇亨得利副總裁,此次收購項目的負責人。
而對于奧瑪仕來說幾乎是空白的大中華區(qū)渠道,正是新宇亨得利能給予它,以及其他國際中高端手表品牌的。
洋品牌&土渠道
在入主北京亨得利鐘表總店(下簡稱北京亨得利)之前,36歲的張瑜平已在手表行業(yè)打拼16余載。
1981 年,張瑜平加盟惠州市華僑商品供應總公司(下文稱華僑公司,主要從事批發(fā)及零售電器及日常用品的國有企業(yè)),直到1987年,張一直負責為華僑公司采購、進口手表。這期間,他與多家國際手表品牌所有人及其分銷商建立了良好關系。1993年離開華僑公司后,張瑜平自立門戶,開始其在香港及內地的手表進出口批發(fā)業(yè)務,賺得第一桶金。
之后,動作不斷。
1997年,老字號北京亨得利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從事鐘表分銷業(yè)務的公司,政府有意進行改制,引入私人股份,張瑜平趁此機會入主北京亨得利。
1999年,張瑜平成立上海新宇公司,從事手表的批發(fā)及零售分銷業(yè)務。
2002至2003年,上海新宇、北京亨得利、上海鐘表商店(為上海益民百貨控股,后委托上海新宇經營)等公司重組,成立上海新宇鐘表集團,張瑜平為董事長。
雖然規(guī)模在不斷擴張,但張瑜平還是感覺到危機。
北京亨得利、上海鐘表商店等分別擁有若干門店,但此時,上海新宇的業(yè)務重心還是在批發(fā)上,占了業(yè)務總額的70%以上。而批發(fā)是中間商的角色,這種業(yè)務模式的特點是周轉非???,不需要長期投入,但始終不是特別牢固的業(yè)務模式,上游的品牌公司發(fā)展到了一定程度,有可能把批發(fā)權拿回去自己做,張瑜平已經在新加坡、印度、東南亞等地區(qū),看到這些事情的發(fā)生。
“張先生是個很有危機感的人。所以他提出要從批發(fā)轉型到零售,而零售是相對穩(wěn)固的業(yè)務模式。但當時風險很大,我們并不清楚能做成什么樣。”2002年加入新宇亨得利的黃健,親歷并參與了這次戰(zhàn)略轉型。
從批發(fā)業(yè)務退出來,做消費渠道的開發(fā),需要長期、大量的投入,周轉過程也不如批發(fā)快。但強勢渠道意味著穩(wěn)定和更強的議價能力。[next]
2003年,上海新宇以或收購,或合資,或自建的方式,開出了20家門店,每家約400到500萬的投入,共一億左右,“在當時,對我們來說這是很大的投入,也很冒險。”黃健說。
不過張瑜平堅持了,他稱其為 “洋品牌”的中高檔手表在中國搭建一條“高速公路”,而中國的消費升級,則讓他看到了更大的購買力。
消費渠道的建設很快看到了成效,2004年末2005年初期間,LVMH旗下手表品牌Dior、Fendi、豪雅、真力士便是因為看中其零售渠道,而選擇了上海新宇為其品牌代理和零售商。
香港上市則為其渠道快速擴張帶來了重大推力。黃健把它看為公司發(fā)展的一個最重要的轉折點。
2005年,張瑜平在境外注冊新宇亨得利控股有限公司,并于9月成功在香港上市。之后,原來每年20家店的開店速度,迅速增長為每年五六十家。2007年底,新宇亨得利在內地、香港共擁有166家直營零售店,經銷的手表基本上是瑞士等國外中高檔品牌。
2005年,新宇亨得利集團收入14億,其中批發(fā)占53%,零售占46%.
到2007年,集團收入45.8億,批發(fā)只占31%,而零售上升為67%.新宇亨得利已占有中國大陸鐘表經銷零售市場的35%市場份額。
不過,緩解代理危機感,張瑜平和他的公司不僅僅著力于自有渠道建設上。[next]
自品牌&洋股東
張瑜平在2005年年報“主席報告”一欄中說:“為企業(yè)長遠發(fā)展考慮,于本年度大力發(fā)展自有品牌尼維達。”
2004年收購的瑞士手表品牌尼維達,在2005年的銷售額達到了3000萬元。也是在2005年,新宇亨得利還購入了瑞士著名品牌奧爾瑪和龍馬珍之全球擁有權。
而這一次,新宇亨得利收購了奧瑪仕。黃健的構想是,除了高檔書寫工具,他們在合適的時候,還會在這個自有品牌下設計生產眼鏡、珠寶、皮具或者其他。這意味著,新宇亨得利將不僅僅是一家品牌代理經銷公司。
在更“實體化”的同時,它也讓自己與上游的手表生產商和供應商的關系更為密切,從而利益相關。
新宇亨得利上市當年,旗下有歐米茄、雷達、CK、天梭、swatch等品牌的的swatch(香港)集團作為策略股東,便擁有新宇亨得利7%股份, LVMH集團亦擁有其7%股份,并列為張氏家族下第二大股東。而之后,swatch(香港)先后兩次增持,股份超過8%,并與新宇亨得利對半入股合資開設 “瑞韻達”等兩家公司,負責歐米茄、swatch等品牌門店的開設與經銷。
“無論是20多個獨家代理品牌,還是和其他企業(yè)共同經銷的40多個品牌,我們至今沒有失去過一個客戶。”黃健的口吻頗有點自豪。
這亦得益于他們的小心翼翼,“收購品牌時有非常謹慎的考慮,我們在產品開發(fā)時已經意識到,定位要和現有代理產品進行錯位經營,包括價位、種類等。”黃健說。
“我們的商業(yè)模式是要建立一個平臺,一條高速高公路,上面可以有很多品牌,很多產品線。”張瑜平和黃健的計劃是把原有的35%市場份額擴展到50%,而現在,他們正在這條“MIX風”的高速高公路上小心翼翼地駕駛著。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