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財富英雄

2007-12-30 10:42:17      劉陽

  馬云:千億級企業(yè)的“商業(yè)模式”?

  地產(chǎn)商潘石屹認識馬云是在1999年,那時互聯(lián)網(wǎng)圈子里的主流是“海歸”。潘石屹在博客上寫道:“唯有馬云例外,在一群‘海龜’中突然出現(xiàn)一只‘土鱉’有些奇怪。”那時,社會上的大多數(shù)人對阿里巴巴的B2B也心存問號。

  另類“土鱉”的國際化視野

  多年之后,包括安永在內(nèi)的一種觀點開始認為,馬云是中國第三代企業(yè)家的代表性人物。所謂第三代企業(yè)家,是相對于馬勝利、步鑫生為代表的改革初期的第一代和柳傳志、張瑞敏為代表的中國制造第二代而言。第三代企業(yè)家有個特點,在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上開始突破。與阿里巴巴同期上市的巨人網(wǎng)絡的史玉柱也轉(zhuǎn)身披上了第三代企業(yè)家的符號。

  在2007年的財富盛宴中,馬云不是財富最多的,與動輒百億元的史玉柱與千億元的楊惠妍比起來,實在不在一個量級。然而,歷數(shù)2007年的財富英雄時,一批人會首選馬云。這是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某種角度上,社會的價值觀發(fā)生了細微的變化,財富還是成敗與英雄的符號,但是,不再是唯一的了。

  上市歸來后不久,馬云又在計劃著組織的變革,一批阿里巴巴的高層,包括CTO、CIO從2008年的元旦開始將陸續(xù)遣往海外學習,既是輪崗,也是充電,也是嘉獎。在馬云看來,這家將跨越三個世紀、102年的企業(yè),一定是家世界級的企業(yè)。現(xiàn)在公司有錢了,“土鱉”出身的馬云要讓許多像他一樣的“土鱉”部將到海外多沾點兒國際化的視野回來。

  這是一個未雨綢繆的戰(zhàn)略部署。過去的3年,中國一批企業(yè)走向海外,最大的瓶頸就在于國際化人才的短缺,麥肯錫在最新的報告中就建議,企業(yè)應在國際化戰(zhàn)略實施前加快培養(yǎng)并儲備一批國際化人才。

  夢想

  馬云的身價不是最高的,但是,在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上市時,確是打破了工商銀行當時IPO時4115億港元凍資的紀錄,達到4200億港元,這家只有8歲的網(wǎng)絡公司創(chuàng)下了行業(yè)中融資與市值之最。超千億港元的市值一度為新浪、網(wǎng)易、搜狐、盛大與攜程市值之和,市盈率達到了300。

  12年前,提著皮包敲門推銷“中國黃頁”的馬云與商販并無二致;8年前,淚散長城作別北京回杭州創(chuàng)業(yè)的馬云只是一個不被承認的網(wǎng)絡游民;他被視為“大嘴”,不著邊際地吹牛,直到慢慢被風投承認,然后被雅虎楊致遠承認。他做了不是Copy美國的中國式B2B商業(yè)模式,又奇兵布陣C2C的淘寶,居然把全球老大Ebay旗下的易趣干下去了?!短煜聼o賊》賀歲的時候,許多人知道了支付寶,但不知道支付寶是什么。阿里巴巴并購雅虎中國的時候,多數(shù)人糾纏著人事的變迭而非技術(shù)的革新。

  現(xiàn)在,體驗者與應用者多了,馬云當初說的不著邊際的話,也漸漸被廣泛地認同了。包括那些在阿里巴巴上交易的,淘寶網(wǎng)上做小買賣的,支付寶付賬的,阿里旺旺聊天的,還有殘守著雅虎搜索的。

  在回顧馬云的2007年時,我的支付寶賬號上趴著526元人民幣,馬云可以用去周轉(zhuǎn),但無須支付利息。用慣了MSN和QQ,一度讓我拒絕下載阿里旺旺,但是一次淘寶的買賣中卻不得不裝載上與對方在線交易。有時,我會在淘寶上搜索我想淘的物品,這無形中使用了雅虎的搜索技術(shù)。在馬云的商業(yè)模式中,他為占企業(yè)總數(shù)85%的中小企業(yè)和淘寶個體布了個商業(yè)生態(tài)鏈的局。

  在許多人開始明白馬云兩年前說的是什么時,上市當日的馬云對公司高管又說了一句話,“三年內(nèi),我們要做市值1000億美元的公司,成為全球前三大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

  對于阿里巴巴將來的商業(yè)模式,又讓人琢磨不懂了。就像許多人不知道馬云又做了個阿里媽媽一樣。

  附:馬云的成功公式:

  勇氣+口才+出色的判斷能力+杰出的人際交往和人格魅力

  勇氣與堅持:剛開始并不是他的眼光好,而是他就這么做了,其他人沒有做,馬式用語:“現(xiàn)在、立刻、馬上”。那句被廣為傳播的名言: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個人不要放棄今天。

  口才:一張嘴搞來那么多錢,1995年沒幾個人知道互聯(lián)網(wǎng),居然弄到了投資做“中國黃頁”。名不見經(jīng)傳時,也會將自己的話冒充說是比爾·蓋茨的。明明雅虎并購阿里巴巴,被宣揚成阿里巴巴并購了雅虎中國,聲望大振。

  出色的判斷能力:開創(chuàng)阿里巴巴這種中國沒有、美國找不到的模式。淘寶對抗eBay達到了頂峰,將商人的網(wǎng)站、個人的淘寶網(wǎng)、搜索技術(shù)、支付寶搭建成了一體的電子商務積木。

  杰出的人際交往和人格魅力:2005年一下子邀請克林頓、楊致遠、丁磊、張朝陽、馬化騰等人作秀。2000年把金庸拉來搖旗也算一招。

  榜單的裂變

  資本讓財富不斷地分配,企業(yè)家的財富集體裂變。英國人胡潤1年前找到了一匹叫張茵的黑馬,賣廢紙賣出了270億元,到今年,這個數(shù)字連前十位都進不了。一位26歲的已婚女楊惠妍以160億美元的身價成為了新首富,這已超過了索羅斯與喬布斯。

  國美黃光裕兩年前以105億元的身價位居首富,而在今年,這位前首富的哥哥黃俊欽一度在ST金泰42個漲停板后,以1417億元的身價,直逼華人首富李嘉誠。這個時代的財富讓人目不暇接。胡潤的8億元人民幣門檻的排行榜,座位由去年的500位增加到了800位。福布斯的富豪前40位身價全上了10億美元,這40位的總財富則增加了兩倍,達到了1200億美元。

  盡管大部分人對上了8位數(shù)字的財富就失去了感性的認識,但是對財富人物身價的認識還是“理解”,很難有通過去超市購買15元豬肉對CPI的理解來得深刻。

  然而,這并不能阻礙那些行走在創(chuàng)業(yè)和投資路上的人對財富榜樣的樹立。自從信仰成為字典里的名詞后,30年來,中國人對于財富的追求、景仰和仇恨就從來沒有停止過。2007年,我們這個時代的財富英雄也集團出鏡,這給了崇尚財富的中國人以除了李嘉誠與比爾·蓋茨外更多的榜樣選擇。

  在百度的年度搜索排名中,前十大財富人物包括:李嘉誠、楊惠妍、楊瀾、馬云、史玉柱、向華強、郭臺銘、王石、潘石屹、江南春。其中,楊惠妍、馬云、史玉柱、潘石屹是今年的財富新銳,而李嘉誠與郭臺銘則寶刀未老。

  在世界聚焦的2008年,中國的財富人物又將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呢?

  革命性科技與香港“二李”

  扎克伯格今年23歲,李嘉誠今年80歲。80歲的李嘉誠在2007年5月時還對外稱從未考慮過退休。

  扎克伯格在地球的那一端創(chuàng)辦了Facebook,僅出讓1.6%的股份就從微軟拿到了2.4億美元,依此計算,公司市值150億美元。這種算法,有人肯定,有人否定,否定者的理由是雙方的交易還有業(yè)務層面的戰(zhàn)略合作。但是,兩個月后的2007年12月,長扎克伯格57歲的李嘉誠通過旗下的基金,用6000萬美元成為第二位承認Facebook價值150億美元的投資者。6000萬美元換來的是Facebook公司0.4%的股份,并且與微軟一樣,不能獲得該公司的董事席位。

  早在李嘉誠基金會與紅杉資本等機構(gòu)一起投資網(wǎng)絡電話服務提供商Joost時,基金發(fā)言人就表示過,李嘉誠一向?qū)Ω锩约皠?chuàng)新性的新科技項目感興趣?;鹗抢罴握\旗下與和黃、長實并駕齊驅(qū)的力量。

  投資Facebook顯然不是為了短期套現(xiàn),扎克伯格曾公開表示,兩年內(nèi)不會考慮IPO。至今我們還未能了解李嘉誠的真實意圖。但他的這個非常之舉還是符合一貫風格,就像在他70歲高齡后,還能“豪賭”3G。數(shù)十年來,這位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并堅持每天閱讀的老人一直站在商業(yè)的前沿。

  在李嘉誠基金投資Facebook后,就有記者去問李兆基有沒有入股海外項目的興趣。李兆基將此視為海外項目IPO前可遇不可求的機會,他如今的風格是,2/3投資于中資股及港股,以歐、美、日為主的其他國家占30%~40%。

  二李都是香港大亨級的人物,年齡相差兩歲,一個屬龍,一個屬虎。很久以前就常常被并列對比,2007年尤甚。一個主要原因是,近半年來,李嘉誠被視為看空港股的代表,不斷減持手中的股份;而李兆基則是看多港股的力量,1個月前還聲稱斥資百億港元繼續(xù)建倉,買入的包括中國人壽H股、招商銀行H股、中海油 H股、中國神華 H股。

  在過去的1年中,80歲的李嘉誠并未因為高齡而錯過資本的盛宴,第三次華商大會上,其1794億港元的個人財富再次蟬聯(lián)華商富豪榜首,比去年增加了290億港元。僅在近半年減持南方航空、中海集運、中海遠洋等股票的過程中,就獲利62億港元。兩年前,他的一次演講稱,90%的時候思考未來而不是現(xiàn)在;今年的一次公開發(fā)言時,他又稱,90%的時候思考風險而不是贏利。他還在今年5月警告內(nèi)地A股的過高市盈率的泡沫,其后得到了“5·30”的印證。

  李兆基原本是排斥炒股的人,因為覺得“房子的地位已被股票和金融投資取代,股市一天成交400億港元,而樓市每日只成交4000萬港元,相差1000倍”。因此,3年前成立了“兆基財經(jīng)企業(yè)”,然后成為了“亞洲股神”,身價從香港第三富豪,成為僅次于李嘉誠的第二富豪。他曾向外界透露,到2007年12月,3年內(nèi)兆基財經(jīng)的資產(chǎn)由500億元增至了2000億元以上。看多股市的李兆基還認為,到2008年恒指上升到33000點時,兆基財經(jīng)的資產(chǎn)還能增長20%,即400億元。看好李兆基的人常常舉的一個例子是,李嘉誠和李兆基當初都認購了中國人壽,結(jié)果,李嘉誠獲利近50%,而李兆基獲利近10倍。李兆基的選股要訣是,先選國家、再選行業(yè)、再選企業(yè),優(yōu)選龍頭股,龍頭股價格過高時,則可選龍尾股。他也將股票喻為五行,金融股是“金”、資源股為“火”、內(nèi)地房產(chǎn)股為“土”……

  不過有個共同點,看空的李嘉誠與看多的李兆基都在今年不止一次地對外強調(diào),反對借貸炒股。包括波司登在內(nèi)的諸多上市公司的機構(gòu)投資者中,有時也會有二李的同時出現(xiàn)。

  而另一個不同點是,作為二李相同根基的房地產(chǎn),李嘉誠早兩年已通過長實與和黃在中國內(nèi)地城市大舉儲地,而李兆基的步伐要慢一拍,他正物色10~20個內(nèi)地城市的土地,并認為,今天的內(nèi)地就如同上世紀70年代的香港。

  附:

  據(jù)說,采訪李嘉誠每年有3次機會。分別是3月和8月的長實和黃全年和半年業(yè)績記者會,以及5月的長實和黃股東大會。

  潘石屹:相信中國的未來

  馮侖把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和巨人在美國上市稱為全世界人民給馬云和史玉柱發(fā)的獎金。按這個標準,潘石屹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發(fā)的獎金。

  按娛樂界的標準,上市之前,潘石屹在地產(chǎn)界是偶像派而非實力派。盡管有很高的曝光率和影響力,包括在電影中的出鏡,但是,資金一直是潘石屹騰飛的一個軟肋。這位曾經(jīng)在海南闖蕩過的西北漢在業(yè)內(nèi)有時還會被稱為“小潘”。

  2007年真的是中國公司IPO順風順水的年頭。之前的幾年,從潘石屹將公司改名叫SOHO中國后,就嘗試過海外上市的努力,但都無功而返。這一回,他如愿了。

  在他路演的最后一天,到了舊金山,只用了1分鐘就確定了按最高限每股8.3港元的最終定價。這使得公司募集的資金達到18.97億美元,市值也達到55.7億美元。

  能說會道能寫的潘石屹本人就是SOHO上市最佳的記錄者,透過博客就能看到那段時間發(fā)生的故事。

  這是一個主角是潘石屹與張欣夫婦的財富故事,在路演中,潘石屹喜歡穿深色西服,而張欣則喜歡一身白衣。

  募集的資金原本還可以更多,第一天香港路演,認購就超過了4倍,投行UBS就給潘石屹打來電話,建議將最高區(qū)間調(diào)整為8.8港元,而不是最初的6.3~8.3港元。

  0.5元的差價意味著數(shù)億元的現(xiàn)金,潘石屹與張欣商量的結(jié)果還是放棄了提價。這直接導致了一個愉快的煩惱,機構(gòu)和個人的認購都超過了100倍,股票的分配成了問題。潘石屹在博客上寫道,“會議一直持續(xù)了好幾個小時,最后大家都精疲力盡,但結(jié)果大家都不滿意,每家銀行都埋怨自己分的股票太少。他們在會上爭著分股票都講英語,我也插不上話,也沒人顧上給我翻譯了。”

  另一個插曲是,認購時凍結(jié)的2200億港幣,為SOHO中國帶來的利息收入就超過了1億元港幣。

  過程是辛苦的,潘石屹的右腳在香港穿梭中環(huán)時還磨出了泡,發(fā)了炎。9天的路演中,潘石屹寫道:“去了8個城市:香港、新加坡、倫敦、法蘭克福、迪拜、紐約、波士頓和舊金山,每天平均開十個會。覺基本都是在飛機上睡的。一對一的會議有58個,分組會議有73個投資基金參加,午餐會議有291個投資基金參加。”

  一對一的會議中,下單率高達94.8%。保薦人的分析包括了全球金融市場以及SOHO中國獨特和神奇的商業(yè)模式等,而潘石屹則不以為然,他覺得那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全球都看好中國,相信中國的未來。”一個可以佐證的案例是,另一家商業(yè)模式、企業(yè)性質(zhì)、物業(yè)形態(tài)與SOHO中國不同的遠洋地產(chǎn),在路演中同樣受到追捧。兩家公司“共同點是來自中國,來自未來全世界最有希望的國家”。

  在路演的日子,潘石屹“想起了童年的小伙伴,想起了鄉(xiāng)下田野里吃被火燒過的土豆、玉米、毛豆,想念村子里我一直放養(yǎng)的那頭獨角的老黃牛,想那過年的歡笑與鞭炮聲……”在新加坡CBD時,他還想起了“十年前,北京的CBD還是一片工廠區(qū)”。

  附:潘石屹答朋友、網(wǎng)友關(guān)于SOHO上市的問題

  問:上市之后,你們夫婦進入富豪榜,你的感想如何?

  潘石屹:這是上市過程中,我們準備回答的問題中所沒有準備到的,但也是大家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在上市成功那天,張欣對我說:真是一場誤會,我們倆從本質(zhì)上是最不關(guān)心錢、不關(guān)心這些數(shù)字財富的,但在我們的名下卻有了這么多的數(shù)字財富,這都是社會托管給我們的,我們的責任是要把它用到該用的地方上去。

  跟著創(chuàng)業(yè)者有肉吃

  馮侖去杭州參加馬云的阿里巴巴上市滿月酒活動,發(fā)現(xiàn)那些員工突然都成了匯率專家,因為公司上市,許多成為百萬富翁的員工的資產(chǎn)體現(xiàn)都是港元。

  每一個財富故事發(fā)生,除了主角的財富英雄出現(xiàn),常常會有一批配角拿到“大禮包”。碧桂園上市,楊貳珠、蘇汝波、張耀垣及區(qū)學銘四位股東成為了億萬富翁;SOHO中國上市,3天后潘石屹給員工寫了“一封遲發(fā)出的信”,稱,“截至2007年10月7日在冊的通過試用期的全體正式員工都將發(fā)放期權(quán)”。

  紐交所IPO歸來,史玉柱在陸家嘴大犒三軍,全體員工各獲老鳳祥定制的金幣一枚,重9.39克,印“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巨人網(wǎng)絡”標識。史玉柱同時宣布,全體員工加工資。

  史玉柱的身價增加了近200億元,而巨人網(wǎng)絡上市,也造就了21位億萬富翁,186位百萬富翁。億萬富翁中包括史玉柱的女兒史靜,持有3800萬股。長期追隨史玉柱的四個火槍手中的總裁劉偉(1.6%股份)和副總裁程晨每人獲得了大約近5億元的身價,公司COO張路持有1.3%的股份,身價在4億美元,CFO何震宇、CTO宋仕良、負責企業(yè)發(fā)展研究、媒體與政府公關(guān)、銷售及市場推廣的三位副總裁袁暉、湯敏、陸永華,5位身價之和也達到了近7億元。據(jù)史玉柱透露,他直接管理的二三十名公司骨干,身價都上億元了。

  有人將史玉柱與馬云各自在公司的股份做比較,史玉柱個人股份達到了公司股本的68%,而馬云個人則只有近6%。馬云身價的增加,不足史玉柱的1/10。有觀點因此說,馬云是在散財。事實上,兩三年前,阿里巴巴上市遲遲未決,員工薪酬又不高,馬云就通過稀釋自己的股份在凝聚人心。

  阿里巴巴7000名員工中的近70%都分享了上市公司26.32%的財富,近184億港元。

  他們持有4.04億股,這還不包括3919萬股的認股權(quán)和25萬股受限制股權(quán)。人均身價在200萬港元。20個億萬富翁產(chǎn)生。

  在阿里巴巴CEO衛(wèi)哲看來,從來沒有哪個公司像阿里巴巴一樣那么多人普遍分享。在26.32%中,7名高層分享著12.79%,包括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人蔡崇信、CFO武衛(wèi)、副總裁戴珊等,其余員工分享著13.53%。這位才來了11個月的空降兵身價10億港元,持有的公司1.0762%的股份僅次于創(chuàng)始人馬云和蔡崇信,高于創(chuàng)業(yè)時一直跟隨馬云的18羅漢。

  在阿里巴巴上市過程中,美國雅虎、AIG、、新鴻基地產(chǎn)、工銀亞洲、九龍倉、郭鶴年6個機構(gòu)投資者是獲利者。阿里巴巴的風險投資時期,那些投資過阿里巴巴的軟銀、Investor AB、高盛、富達投資、新加坡政府科技發(fā)展基金、雅虎、日本亞洲投資、Granite Global Ventures和TDF也是財富分享者。

  從史玉柱與馬云持股的絕對數(shù)量看,有人認為史玉柱是獨善其身,而馬云是兼濟天下。其實不然,那些人漏算了一點,兩家公司所制造的億萬富翁數(shù)量是近似的,跟著史玉柱與跟著馬云一樣有肉吃。

  對史玉柱來說,公司期權(quán)的百分比才接近7%,“后面還有余地”,上市后加盟巨人的,“只要能干”,就有機會得到期權(quán)。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