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禁贈令”緣何流產

2008-08-06 15:56:13      挖貝網

  牛奶比拼捆綁促銷

    “還是買這邊有贈品的蒙牛高鈣牛奶吧,多劃算,送6包呢。”在易初蓮花朝陽路店牛奶柜臺前,北京某公司職員王小姐邊對丈夫說,邊放下了手中一箱沒有贈品的牛奶。原來,該超市的“500g×12包蒙牛高鈣牛奶”售價54元,搭售6包同樣規(guī)格的高鈣牛奶;旁邊擺放的“250g×24包伊利純牛奶”售價50.4元,同樣搭售6包同等規(guī)格的牛奶。王小姐經過反復比較后,在兩個品牌中選擇了一個,并一下子拎走了兩箱。

  記者在京城多家超市的乳制品柜臺看到,不僅是蒙牛高鈣奶、伊利純牛奶,絕大多數的乳制品都在進行搭配銷售。如購買一盒光明優(yōu)+純牛奶、蒙牛早餐奶、伊利核桃奶等等,都會送3至6袋不等的贈品。附近冷藏柜臺的酸奶也有各種“買就送”的促銷行為。據悉,不僅是在北京,全國其他城市的牛奶“搭售”風也卷土重來。

  據了解,去年6月21日,由乳品行業(yè)協(xié)會牽頭,光明、伊利、蒙牛、三鹿等14家乳品企業(yè)在南京簽署了《乳品企業(yè)自律南京宣言》。承諾將取消所有超高溫滅菌乳、巴氏殺菌乳、酸牛奶、乳粉、含乳飲料產品的捆綁、搭贈(包括其他產品或禮品)銷售行為。由于《宣言》是企業(yè)間自律行為的聲明,并不具備法律效力,因此《宣言》又被業(yè)內稱為“君子協(xié)定”。

  對于捆綁搭贈的行為卷土重來的現狀,消費者大都表示歡迎,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買牛奶的李阿姨就表示:“同樣的價錢,能買到更多的牛奶,何樂而不為呢?”

  乳企清倉被迫搭售

    “我們超市的乳制品銷售確實經歷了‘搭售-禁搭-搭售’的過程。”北京某超市的負責人裴先生向《市場報》記者表示,“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5月份,確實‘禁搭’了一段時間,但并不全因為《宣言》,還由于牛奶成本上漲的因素。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在所謂的‘禁贈令’已成一紙空文。”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由于原奶收購價格、包裝、運輸、人力、輔料等成本不斷提高,使得乳制品的價格一路攀升,而搭售促銷無疑會使原本高昂的成本更加不堪重負。因此在“禁贈令”后的一段時間,乳制品柜臺前的搭售行為幾乎絕跡。

  今年以來,迫于成本增長的壓力,眾多乳品企業(yè)開始提高成品牛奶的價格。價格的提高,加上此前的“禁贈”,企業(yè)銷量出現大幅下滑,而由此導致庫存奶積壓過多。而且,市場份額之爭往往被乳企看做是未來的生死之爭。因此,各乳企不得不采取相應措施以挽救市場,“捆綁銷售”顯然是捷徑,也是效果最為明顯的方式。

  “在北京乳品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是蒙牛、伊利、三元和光明之間,這4家企業(yè)生產的同一種類乳品,價格往往相差很小。”裴先生告訴《市場報》記者,“為維護和擴大市場份額,只要其中一家對‘禁贈令’陽奉陰違,其余3家馬上就會積極跟進,‘君子協(xié)議’自然會流產。”

  促銷為季節(jié)性降價

    隨著氣溫升高,原奶主產區(qū)進入產奶旺季,這也是乳品企業(yè)的生產旺季,而乳品消費卻進入傳統(tǒng)淡季。供應量的增加、消費量的減少,使得原本一直堅挺的原料奶價格出現大幅下降,這就為乳品企業(yè)競相促銷提供了降價空間,減小了部分成本壓力,可以使企業(yè)在終端銷售市場進行一系列低成本的搭售促銷活動。

  同時,乳制品臨期產品增多,常溫奶的保質期有所下降,其銷售壓力有所增加,企業(yè)不得不采取搭售等措施,盡量較少庫存壓力,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一位乳企負責人就表示:企業(yè)原本超過5天的牛奶會被劃為臨期產品,需降價促銷,但夏天氣候炎熱,為保證牛奶的品質,超過3天的牛奶就會被劃為臨期商品。

  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物價上漲迅速,不少消費者在保證糧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基礎上,盡量減少其他生活用品的開支。受此影響,牛奶消費也并不活躍。“現實利益的誘惑,市場經濟的背景,使得這種行業(yè)內的‘君子協(xié)定’顯得蒼白而無力。”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由廠商單方面發(fā)起的這種價格聯盟有一廂情愿之嫌,有悖市場競爭法則,注定會失敗。

  由于目前奶農和乳企的供需關系并不牢靠,致使乳品市場看似供大于求的促銷戰(zhàn)暗藏風險。中國奶業(yè)協(xié)會理事王丁棉認為,近期市場上出現的捆綁銷售或直接降價銷售的種種促銷行為,只是各企業(yè)階段性、短期的行為,至于下半年市場價格走勢如何,目前并不十分明朗。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