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機構走出去要慎重

2008-05-26 14:17:58      s1985

    距2007年2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已經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此時,我們可能更需要反思,次貸危機對全球金融形勢影響如何?美國政府在次貸危機中的處理措施是否得當?隨著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的下跌,中國企業(yè)是否獲得一個走出去的良機?

    此次,本報采訪奧緯咨詢金融服務部門的管理合伙人、管理委員會成員ScottMcDonald先生和奧維中國區(qū)總裁賴淑珠女士,希望借全球視野,給出準確的答案。

    經濟觀察報:次貸危機后您對全球的金融形勢如何看待?

    ScottMcDonald:總體來說,2008年對金融機構是比較困難的一年,今年下半年,一些金融機構,包括一些全球性的投資銀行在收入方面仍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經濟觀察報:未來,您對次級債是樂觀還是悲觀?

    ScottMcDonald:2009年開始可能逐步恢復,但恢復或增長的幅度不會像前五年強勁。過去幾年銀行獲得這么好的收益,主要借助了一個很高的杠桿比例,但經過這次危機,監(jiān)管部門可能不允許金融機構再維持這么高的杠桿比例,所以說會有改觀但不會有大的盈利。

    經濟觀察報:美國政府和監(jiān)管部門在次貸危機中采取的措施是否存在一些失誤?

    ScottMcDonald:我認為監(jiān)管部門還是做得很好的,起碼防止了一些情況向更加嚴重的方向發(fā)展。但實際上,政府或監(jiān)管部門采取的行動相對晚了一點,如果整個金融體系面臨巨大的危機,政府和監(jiān)管部門就應較快地采取行動,至少可以防止更大問題的出現。

    經濟觀察報:次級貸危機發(fā)生后,很多國外的企業(yè)估值標準已經比較低了,現在是否是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良機?

    ScottMcDonald:美國次貸危機也給中國金融機構帶來很多的機會,如果有哪個中國金融機構愿意或計劃好海外擴張,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next]

    賴淑珠:但我們在思考時點時,不能光看金融市場,我們看一些企業(yè)的價格,現在比前幾年價格都低了,但會不會更低?我們會很難去預測。

    經濟觀察報:中國企業(yè)走出去應該建立什么樣的目的,什么樣的企業(yè)可以考慮走出去?

    賴淑珠:英文把中國公司走出去叫改革多元化,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不只是資金走出去,而且還要引進來一些技術及管理能力。拿國內銀行來講,它走出去如果為了財務性的目的,這是有一些風險的。因為在國內銀行對國外金融市場了解不是最全面時,對國外企業(yè)的問題不很透明化的分析時,會有一些風險沒法全面掌握,所以說財務性的投資可以做,但要謹慎小心。

    如果從戰(zhàn)略性目的來講,就要問銀行是為了達到什么樣的目的,有些為了得到產品的開發(fā)能力,有些是想得到些是為了管理的能力,有一些增加國際渠道,每一種戰(zhàn)略目的不一樣,你尋找的目標對象是不一樣的,事前的準備也不一樣。

    ScottMcDonald:我們覺得一家金融機構完全有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只在國內市場上進行運作,同時保證較好的盈利水平,如果要進行海外投資,往往可能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在現有比較高的利潤水平上進一步地提高獲利能力,第二是為了獲取在本地市場上找不到的,而在其他市場上有的技術、訣竅、人才。

    中國的金融機構確實還有很多地方值得向西方一些市場去學習,在這種情況下與海外的金融機構進行合作,不管是否有實際的資金和股權投資,都有很大的好處。但一旦中國金融機構發(fā)展到一個水平,從西方也沒有什么太多東西可以學的時候,就需要自身去選擇,到底是在國內市場發(fā)展還是到海外。

    除此以外,目前中國的金融機構存在另外一種機會,就是說去了解、去觀察世界上各地的監(jiān)管部門和監(jiān)管體系,尤其像美國在這樣一種事件或者危機當中,世界各國監(jiān)管部門的做法,以便在未來的中國的按揭或者房地產的行業(yè)進一步的發(fā)展中,避免類似的問題再次出現。

相關閱讀